一、泥泞中的起点:吉塔的摔跤梦

在印度哈里亚纳邦的巴拉里村,吉塔·佛加特(Geeta Phogat)的童年与其他女孩截然不同。当同龄人忙着学习家务时,她却在父亲马哈维亚·辛格·佛加特的严格训练下,每天凌晨4点起床跑步、练习摔跤动作。村里人嘲笑她“不像个女孩”,甚至有人断言:“女人练摔跤?迟早嫁不出去!”

“摔跤垫上的汗水比眼泪更有价值。”——吉塔常对媒体这样说

二、改写历史的瞬间

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吉塔穿着蓝色摔跤服站上决赛场。当裁判举起她的右手宣布胜利时,印度体育史被彻底改写——她成为首位获得英联邦运动会女子摔跤金牌的印度选手。这场55公斤级决赛的胜利,不仅让印度国歌首次在女子摔跤赛场响起,更撕碎了“女性不适合竞技体育”的偏见。

吉塔夺冠后身披印度国旗

三、现实比电影更热血

很多人通过电影《摔跤吧!爸爸》认识吉塔,但现实远比剧本残酷。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吉塔遭遇严重膝伤,医生断言她需要半年恢复期。她却带着护膝每天加练3小时,最终奇迹般站上奥运赛场。“那时候我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父亲的期待落空。”她在自传《跌倒七次,站起八次》中写道。

四、超越竞技的遗产

  • 2016年:退役后创办“佛加特姐妹摔跤学院”,学费全免
  • 2022年:推动印度学校体育课强制加入女子摔跤基础课程
  • 2023年:被联合国妇女署授予“性别平等先锋”称号

如今,印度注册女子摔跤运动员数量比2010年增长17倍。正如《印度时报》评论:“吉塔摔碎的不只是对手的肩膀,更是千年来束缚女性的枷锁。”当她在乡村训练场指导小女孩们练习抱摔时,那些曾经嘲笑她的村民,如今会恭敬地称她为“巴拉里的女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