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數

编辑

只有16個國家才能進入世界組,共分為世界組I及世界組II,每組共有八隊。

總共分別世界組及世界組II

(a) 世界組 - 在第一輪比賽勝出的四隊可以在來年繼續在世界組比賽。第一回合的敗方將會參與附加賽與世界組II的勝出決定晉升及降級的隊伍。(四隊勝出的隊伍可以在來年在世界組比賽,而敗放在來年在世界組II比賽。)

(b) 世界組II - 四隊在世界組II勝出的球隊可能參與世界組I季後賽決定來季升降。同樣地,在世界組II初賽敗北的球隊將會舉地區勝出的隊伍爭奪世界組II的附加賽。(勝出的四隊可以在世界組II比賽,敗方在地區第一組別比賽。)

在世界組I及世界組II,四隊有種籽排名。種籽排名由協會盃委員會決定,根據協會盃國際排名制定。

在世界組II之下的比賽,是協會盃的分區比賽,總共分為3個地區:美州區、亞洲/大洋洲區、歐洲/非洲區。亦分為兩組,除了歐洲/非洲區設有更低水平的第三組。

在地區組別,每隊球隊被編入小組,以分組形成進行交鋒。詳細可參看該年度該地區的比賽方式。

兩隊在歐非第一組一定有兩支球隊爭奪世界組II的季後賽,其中一隊與美州區第一組,另一組與亞洲大洋洲第一組爭奪世界組資格。

賽制

编辑

在世界組及世界組II以及世界組及世界組II的附加賽中,最多打五場比賽,最先取得三場勝利的一方為之勝出。比賽花兩天時間舉行。第一天舉行兩場單打賽事。第二天舉行兩場單打比賽及一場雙打比賽。

在地區第一組至第三組,採取三場兩勝制(兩場單打及一場雙打)。

世界組I受世界組II第一回合在年初舉行,根據主客制花一星期舉行。

世界組的準決賽及決賽在7月及9月舉行,採取淘汰制。

世界組及世界組II的附加賽在7舉行,採取淘汰制。

所有組別I、II及III的地區球隊採取小組制,在一個球場舉行。在上半年舉行(確保將世界組II的附加賽在下半年進行),地點及球場由協會盃委員會決定。

架構

编辑

協會盃有多個分組,並有明確的升降制度。

在世界組I,比賽採取淘汰制。在此之下為世界組II。世界組II之下為地區組別,分別為歐非區、美州區及亞洲大洲州區。在世界組II,每隊只會比賽一次,勝方參加世界組I附加賽,對手是世界組I敗方球隊。而敗方則與地方組冠軍進行世界組II季後賽。

地域組別亦分為多個組別,歐洲及非州區有三個組別,其餘有兩組。所有組別分組舉行。每年歐州區的最佳兩隊以及美州、亞州大洋州區的冠軍參與世界組II附加賽,與世界組II敗方對賽。勝出的隊伍可前往較高的組別,敗方敗在較低組別比賽(除非在最低級組別)通常每年有兩隊晉升及兩隊被降級。

現時比賽架構

编辑

以下架構2016年開始實行:[7]

级别

组别

1

世界组I

8支队伍

世界组I附加赛

4支世界组I队伍 + 4支世界组II队伍

2

世界组II

8支队伍

世界组II附加赛

4支世界组II队伍 + 2支欧洲/非洲区第1组队伍 + 1支美洲区第1组队伍 + 1支亚洲/大洋洲区第1组队伍

3

美洲区第1组

8支队伍

欧洲/非洲区第1组

15支队伍

亚洲/大洋洲区第1组

7支队伍

4

美洲区第2组

11支队伍

欧洲/非洲区第2组

7支队伍

亚洲/大洋洲区第2组

15支队伍

5

欧洲/非洲区第3组

16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