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乒超)近日公布多项调整和动态:
一、赛程与赛制调整
四阶段赛程
本赛季分为常规赛三阶段和总决赛,总时长增至17天。常规赛分别在6月(雄安)、7月(厦门)、8月(乌鲁木齐)进行,总决赛12月底落地南京。相较往年赛程更分散,优化选手体能分配。
赛制改革
可能取消双打环节,改为3盘单打模式,以提升比赛紧凑性。同时延续单循环赛制,男女团体前四名晋级总决赛。
二、参赛阵容与焦点
樊振东复出
许昕在直播中确认樊振东已恢复训练,将代表上海队出战乒超及全运会。此前樊振东在巴黎奥运会后未参加国际赛事,此次回归引发球迷高度期待,其“暴力美学”打法和赛场礼仪备受关注。
上海队阵容
除樊振东外,上海队还包括许昕、赵子豪等,许昕或与樊振东组成“双左组合”出战男双。
其他队伍动态
山东魏桥队作为卫冕冠军,由王楚钦、梁靖崑领衔。
海南新军计划以林诗栋为核心组建职业俱乐部。
三、举办城市与商业效应
承办地点分布
常规赛第一阶段(6月9日-11日)落地河北雄安新区,后续阶段依次在厦门、乌鲁木齐进行,总决赛落户南京。部分球迷对雄安赛段设在工作日表示出行不便。
经济带动作用
主客场制推行后,2024-2025赛季乒超收视率增长35%,赛事带动举办地餐饮、酒店消费显著提升。例如山东鲁能主场比赛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增长40%。
四、争议与挑战
赛程密集问题
尽管赛程延长,但与国际赛事(如美国大满贯)时间重叠,选手需兼顾多线作战压力。
商业化瓶颈
联赛仍面临“明星依赖”“悬念不足”等问题,部分俱乐部长期垄断榜首,外援政策限制也影响国际吸引力。球迷呼吁优化票务透明度和观赛体验。
五、历史与未来展望
乒超自1999年升级为超级联赛后,已成为全球竞技水平最高的职业乒乓球赛事之一。王励勤接任乒协主席后,着力推动联赛对标国际职业赛事,未来或探索中性化命名、延长赛季等改革,目标打造中国特色体育联盟。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中国乒协公示及多方报道,具体赛程和参赛名单以官方最终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