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辱骂诋毁运动员行为。在第34届国际乒联-亚乒联盟亚洲杯比赛现场,出现了侮辱和诋毁中国国家队运动员的行为。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并宣布将与相关部门合作,严厉打击现场辱骂运动员的极端粉丝、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以及对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等恶意行为。
比赛现场传来的辱骂和诋毁声充满恶意,令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言行已经激起公愤,引发了关于谁在背后支持这些行为的疑问。畸形“饭圈”文化中的拉踩引战和极端粉丝的侮辱诽谤现象长期存在,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不久前,体育总局系统召开了意识形态工作和“饭圈”乱象治理工作的专题会议,强调要将“饭圈”乱象治理作为当前紧迫任务抓紧抓实。此次事件再次表明,治理“饭圈”乱象刻不容缓,需要采取严厉措施,坚持零容忍的态度。
“饭圈”乱象不仅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还可能损害运动队为国争光的能力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治理这一问题需要精准施策。例如,在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和安置过程中融入抵制畸形“饭圈文化”的意识和要求。此外,运动员应拒绝“饭圈”文化,更加专注于日常训练和比赛。此前,国乒已解散官方粉丝群,并扩大至全体人员和所有社交媒体平台。
尽管治理“饭圈”乱象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极端粉丝顶风作案,部分自媒体博主借机煽动网民情绪。这说明依法治理不能松懈,必须加大打击力度。整治赛场戾气和打击极端粉丝不仅需要劝导,还需要法律手段。从法律角度来看,侮辱和诋毁他人已涉嫌违法,特别是在直播的比赛现场,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赛场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必须依法严惩。
乒羽中心明确表示,将与相关部门合作,严厉打击现场辱骂运动员的极端粉丝和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体育不应成为畸形“饭圈文化”的滋生地。治理体育“饭圈”乱象需要多部门协作,对极端粉丝、幕后操盘手和煽风点火的营销号都不能手软。同时,平台也需承担起主体责任。通过法治铁腕和文明清风共同护航赛场,才能有效根除畸形“饭圈”毒瘤,使体育变得更加纯粹。